9月17日至19日,上海举办了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。

  刚刚发布传承计划的马云现身本次大会,并发表了演讲。他表示,AI最好的翻译应该是机器智能,把AI翻成人工智能,是人类自己托大了。

  自今年起,阿里巴巴持续“加码”AI发展。4月,阿里全资收购中国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公司——杭州中天微系统有限公司,此举被视作阿里在AI芯片领域的重要布局。

  同月,阿里团队宣布研发自动驾驶技术,该技术由AI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王刚率领研究,目前已有车辆进行常态化路测。

  8月,阿里巴巴宣布,将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启动博士生培养计划,把先进的人工智能、云计算等技术场景引入新加坡高校。

  其次,马云预测,未来制造业的竞争力不在于制造本身,而是制造背后的服务和体验,未来的制造业都是服务业,服务业发达的地方,新制造才会发展起来。所以相比于引进资金,引进知识和人才才是未来制造业的重点。

  “未来10到15年,传统制造业面临的痛苦将会远远超过今天的想象,企业如果不能从规模化、标准化向个性化、智慧化转型,将很难生存下去。”

  他还谈到自己关于互联网金融的一些想法:今天绝大部分P2P公司是披着互联网金融的外衣在做非法金融服务,当拥有大量数据的时候,必须用AI进行风控,才是真正的互联网金融。

  当天在大会现场,腾讯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、百度公司创始人兼 CEO李彦宏等也分享了他们对于人工智能发展的观点。

  马云:不用担心AI超越人类, 而应担心人类本身停止思考

  蒸汽机释放了人的体力,但是蒸汽机并不是模仿人的体力;汽车比人跑得快,但是汽车并不是模仿人的双腿。只有释放人的脑力的计算机,是按照人脑一样思考,机器有它自己独特的思考和逻辑。更何况人类对于人脑本身的了解极其有限,所以人类需要学会尊重、敬畏机器智能。

  但我相信人类拥有的智慧和本能是机器永远都无法获得的,机器可以更聪明、更快、更强壮,但是机器永远不可能有价值观、梦想和爱,机器只有芯,而人类有心。

  在过去的工业化时代,人越来越像机器,现在机器越来越像人。而机器做人会做的事情并不稀奇,通过不断学习,做人做不了的事情,才了不起。

  智能是改变世界的工具,智慧是改变智能的思想,我们应该真正担心的不是机器智能会超越人类的智慧,而是人类本身的智慧会停止增长。

  其次,人工智能也好、机器智能也好,并不单纯指一项技术,而是一种认识和思考世界的方式,也是我们为自己的未来确定一种生活方式,这不是简单的技术的改变,是生产力、生产关系、生产资料的改变。

  未来数据将会是生产资料,计算是生产力,互联网是生产关系,智能时代是基于这些改变而随之发生的巨大的社会变革。未来30年,智能技术将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,改变传统制造业、服务业、教育、医疗等。

  例如新制造,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让制造业自动化、规模化、标准化,而数据时代,制造业则会变得个性化、智能化、按需定制。未来制造业依靠的是数据,服务业发达的地方,新制造才会发展起来。

  再比如新金融(FinTech),让每个有需要的人得到金融服务。数据时代,金融风控不是给银行穿上防弹衣,而是用数据技术预判、消除风险;不是去抓坏人,而是发现、预测坏事。风险思想的根本改变,就是未来新的金融,可以让更多人受益。

  今天绝大部分P2P公司是披着互联网金融的外衣在做非法金融服务,真正的互联网金融是依靠数据技术、依靠数据风险的控制体系,靠数据积累的信用体系。互联网金融是我最早在浦东的一个会议上提出来的,但是今天几乎只要能联网的,都把自己称之为互联网金融,我觉得蛮可笑的。

  最后,数据时代也是供给侧改革经济转型的重大机遇,AI、区块链、IoT等技术再先进,如果不能和制造业、服务业相结合,不能推进转型升级,不能推动社会向可持续发展、更加普惠的方向变革,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快乐,这样的技术毫无意义。

  新的技术是新的生产力,一切生产力的发展,必须要有新的生产关系与其相适应。创新要严防叶公好龙,这不仅仅是科学家、技术人员的挑战,也是政府运营巨大的挑战。

  政府就做政府该做的事,企业就做企业该做的事。政府不应该去关心出租车行业是不是被取消,那是市场行为,政府要关心是人的安全,怎么把交通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。

  把一个行业打掉是非常容易的事情,但是把行业完善非常艰难,所以推动社会进步就一定会淘汰落后力量,得到好处的不一定为你鼓掌,但是受到伤害的一定站出来骂人。保护哭喊的落后力量,往往会成为破坏创新最重要的要素。

  通往“大社交”时代的AI,能否回答马化腾的四问

  人工智能技术是一场跨国、跨学科的科学探索工程,对于任何一个企业、城市和国家来说,都不能“闭门造车”。

  全球人工智能正在形成新的产业链,从技术研发到应用落地,从软件、硬件到服务,需要全球协作才能实现最优化的配置。美国强大的先进技术和中国丰富的应用场景,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天然互补的。

  去年,腾讯在美国西雅图建立了首个海外人工智能实验室。同时,谷歌等美国科技企业也在上海、深圳设立了新的分支。

  腾讯多年来一直专注做连接,我们希望连接人和人、人和物以及人和服务。微信的月活跃用户达到10亿,可见连接人与人的极限就是几十亿个节点。

  但是,如果连接人和物,人与服务,那么这个规模将会增长到几百亿,甚至几千亿,这就是我们所说的“大社交”时代,而后两者的关键就在于人工智能。

  此外,腾讯还会将AI应用在医疗领域,重点在两个方向:AI医疗影像处理和AI辅诊。

  最后,马化腾留下了四问:未来人工智能是否能够做到“可知”、“可控”、“可用”和“可靠”?

  AI算法是否能够变得可以解释?如何避免AI危害人类个人或整体的利益?AI所做的决定,是否最终仍然需要由人来承担责任?否能让尽可能多的人共享技术红利,避免出现技术鸿沟?AI是否能够足够快地修复自身漏洞,真正实现安全、稳定与可靠?

  未来社会无企业不AI,李彦宏手把手教企业AI化

  今天,我们所说的现代化就是 AI 化。

  随着近几年AI技术的爆发式进步,算法、算力和数据之间的良性循环,对于产业升级和经济变革的影响越来越突出,并将在未来的几十年提供“新动能”。可以说,未来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宣称自己与AI无关。

  但是,有能力做AI技术研发、做AI平台和生态的企业,毕竟是少数的。对于绝大部分企业来说,至关重要的还是如何在现在这个时代趋势下,率先做一个成功的AI技术应用者,尽快使自身AI化。

  在我看来,一个真正的“AI化公司”是三维一体的。它首先要具备AI思维,其次要拥有AI能力,第三还要遵循AI方面的伦理。

  AI思维是基于万物互联来思考公司的战略,企业要在一个遍布传感器的社会找准自己的定位。互联网提升了人与人的沟通效率,AI则会解决人与万物交流的问题。刚才Pony(马化腾)就讲了这个观点。

  AI能力指的是企业利用AI技术的能力,不是发明AI技术,没有必要每个人都重新发明一遍轮子。企业要能在公开的、成熟的第三方的基础AI能力之上,深入场景,结合行业特点和竞争环境,来强化自身所擅长的业务,从中发展出独特的AI应用能力和优势。

  因此,对于每一家立志于AI化的公司来说,一方面要有能力持续、高效地积累大量优质的、独特的数据,使其成为AI应用创新的燃料;另一方面也要具备连接AI技术、AI平台的能力,借助AI从数据当中挖出“金矿”。

  最后,一家真正的“AI公司”,不仅技术层面与AI紧密结合,它的文化也必须“AI化”。这意味着公司的发展必须遵循AI伦理的四个原则——安全可控、促进人类更加平等地获得技术能力、教人学习而不是取代人、为人类带来更多的自由和可能。